
AI 會讓旅宿業標準化嗎?中小型旅宿該如何差異化生存?
這幾年旅宿業真的變了。
以前是誰位置好、誰裝潢美、誰用心經營,誰就有客人。但現在,越來越多客人根本不是「選你」,而是「被 AI 選擇你」。
從 OTA 平台到 Google,再到 ChatGPT、Perplexity、Apple Intelligence,越來越多旅客開始用 AI 搜尋與預訂。
這背後代表一件事:
AI 正在推動整個旅宿產業標準化。
但這對我們這些中小旅宿來說,真的是好事嗎?
AI 正在把旅宿業「做成一樣」

OPEN桑 最近在研究各種 AI 搜尋系統的背後邏輯,我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趨勢:
- 誰有最多評論,誰就被排前面
- 誰的價格最划算,誰就被推薦
- 誰的資訊最齊全,誰就被 AI「認為是安全的選擇」
這些演算法的邏輯,本質就是:用「穩定」「標準」「數據」來判斷哪一間飯店值得推薦。
說得直白一點:
AI 不懂你的用心經營,也不知道你的空間多有溫度,它只會看你夠不夠像一間「好飯店」該有的樣子。
結果就是:越來越多中小旅宿被擠到後面,甚至直接在 AI 推薦中「消失」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AI 時代新飯店如何被看見?避免被 AI 忽略的三大關鍵
中小旅宿怎麼辦?難道只能跟著一起變得「一樣」?

OPEN桑在寫這篇文章時,腦中一直想著那些老闆、經理、二代接班人——
- 那間只有 10 間房的小旅店,老闆親自準備早餐
- 那家在巷子裡的日式民宿,晚上還會送茶點給住客
- 那間全家人經營的溫泉旅館,客人都變老朋友
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通點:他們的好,不是寫在官網上的,而是發生在現場、在服務裡、在人與人之間。
可惜,AI 看不見這些。但這不代表我們只能放棄。
相反地,我認為:
我們唯一的機會,就是做那些 AI 看不懂、但人會感動的事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未來旅客會怎麼訂房?AI 時代的六大趨勢與中小旅宿的生存關鍵
差異化,不是花大錢,而是做出「讓人記得的事」
很多中小旅宿會以為差異化就是花錢裝潢、找設計師、打網紅廣告。
但 OPEN桑想說:真正有價值的差異化,不是別人看一眼就說「喔」,而是住完之後會說「欸,你一定要去那一間」。
這種差異化,AI 雖然還不會懂,但人會懂、住過的人會記得,而 AI 總有一天也會學會去「信任被記得的品牌」。
差異化策略一:把「人」的溫度放進流程裡
你不一定有漂亮的大廳,但你可以讓櫃台說的第一句話,永遠是誠懇的問候。
你不一定能送客人禮物,但你可以在房內放一張小卡片,寫上今天天氣與推薦餐廳。
你不一定有 24 小時接線客服,但你可以用簡訊、LINE,真正「有人」在對話。
這些看似微小的互動,是機器模仿不了的,也是旅客最常放在評論裡的關鍵字。
差異化策略二:創造 AI 看得懂的故事與內容
差異化不是反科技,而是善用科技來放大你的個性。
現在很多中小旅宿開始經營自己的內容,不再只是寫「交通方式」「早餐幾點」,而是寫:
- 為什麼我們選擇開這間旅店?
- 這棟老屋曾經是什麼故事?
- 每個房型的命名有什麼意義?
- 哪些客人曾在這裡留下過特別的經歷?
這些不是資料,是品牌的靈魂。
你可以透過 FAQ、部落格、社群來呈現,讓 AI 也能「理解你是誰、你為何與眾不同」。
差異化策略三:不要追流量,要養信任
很多人會問:我們點閱率很低、搜尋排名很後面,是不是 SEO 做不好?
但 OPEN桑想說,中小旅宿的 SEO,不是去搶高競爭關鍵字,而是要建立「信任的理由」。
- 如果有一篇文章能讓旅客在搜尋「女性一人住宿推薦」時,看到你的飯店被 OPEN桑提過
- 如果你在部落格上的曝光,出現在「AI 搜尋代理人」推薦清單裡
- 如果你的評論數少,但每一則都有回覆,語氣真誠且內容豐富
那你就不需要拼平台排序,你的名字就已經在旅客的「認知清單」裡了。
這種信任感,是裝潢、折扣、促銷都買不來的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AI 如何幫飯店省人力?櫃檯、房務、定價全面改變
常見問題
結語:AI 推動標準化,但差異化,才是你的生存價值
AI 不會是你的敵人,真正的敵人,是「變得沒特色的自己」。
未來旅宿產業的遊戲規則會越來越冷靜、越來越理性,但你要做的,是把人情、記憶、故事、溫度——這些 AI 最難取代的東西,留在自己的品牌裡。
OPEN桑認為:在標準化浪潮中生存,不是做得跟別人一樣快,而是慢慢做一間「只有你能做的旅宿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