飯店如何刺探敵情?內部實錄:打電話刺探其他飯店房價的真相

在競爭激烈的飯店業中,知道自己房價怎麼訂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——知道對手怎麼訂價!

這正是飯店行銷與營運中常見的一個動作:「競品房價調查(レート調査)」。其中最直接有效、但也最微妙的手段之一,就是——打電話去問!

本文就帶你揭開這個業界秘辛,從實務角度出發解析:

「飯店真的會打電話去問別人房價嗎?這樣做有用嗎?又要注意什麼?」

🗼日本住宿怎麼選? 👉 東京大阪京都沖繩福岡札幌名古屋河口湖

在飯店定價策略中,有一項關鍵叫做「競品比較(Competitive Rate Analysis)」

這是根據附近同等級飯店的:

  • 房價變化
  • 方案內容(含早餐?免費停車?)
  • 入住率與房型設定

來決定自家價格是否調漲、調降,或設計新的銷售方案。

📈 簡單說:房價不是亂訂的,是靠情報來「精準對標」的!

你可能會感興趣:飯店如何吸引商務旅客?用QUO Card 住宿方案搶攻出差市場!

答案是:會,而且很常見!

尤其是在中小型旅館、地方商務飯店中,這是非常「土法煉鋼但有效」的方法。

以前在北海道工作時,我們飯店某位主管每週都會做「電話競價調查」,會扮演一般旅客,打給以下幾間鄰近競爭飯店:

  • 問今晚或明晚單人房的價格
  • 詢問是否附早餐、有無停車場
  • 了解目前是否滿房、有什麼方案

📌 調查技巧:用不同的手機門號分批撥打,避免對方察覺常有相同口音、問題的人在問價錢 😂

你可能會感興趣:飯店開收據有撇步?商務客最常見的報帳操作大公開!

你可能會問:「現在都有 Jalan、Rakuten、Agoda、Booking.com,打開就看到價格,幹嘛還打電話?」

這其實牽涉到幾個實務差異:

查價方式優點盲點
OTA 查價快速、大量、即時不一定顯示官網限定方案,無法知道滿房情況
官網查價可查官方定價與特別活動不一定同步 OTA 的庫存或售價
電話查價可即時確認庫存與報價,得到「現場」資訊手動耗時,有被識破風險 😅

尤其在節日、旺季或活動前夕,OTA 顯示為「滿房」但現場可能還有空房,這時透過電話詢問才能知道真正房況與即時價格。

你可能會感興趣:為什麼飯店冰箱不會冷?房間設計因素,壞掉是必然的結果!

問題說明
被識破身份飯店圈很小,口音、用詞會露餡,容易被猜出是哪家打來
法律灰色地帶?打電話詢問不構成違法,但若錄音或假冒顧客留資料,可能涉及不當競爭行為
對內部員工增加負擔若沒標準流程,容易變成「問心酸」,沒有有效資訊輸出

為了讓刺探更有效又不踩線,以下是 OPEN桑的建議:

  • 範圍:直線距離 500 公尺~1 公里內
  • 類型:星級/房型相近的商務旅館、溫泉旅館或連鎖飯店
  • 建議:每週一次(每週三最適合,方便抓週末動態)
  • 若遇旺季、節慶,調查頻率可提高

避免暴露身份,例如:

「請問這週五一晚雙人房多少?含早餐嗎?現在還有空房嗎?」

建立簡單 Google Sheet / Excel 表格,包含:

  • 日期
  • 飯店名
  • 房型 / 方案
  • 售價
  • 備註(是否含餐、回應語氣)

你可能會感興趣:飯店故障房間的工程款:當總公司不願撥款,飯店主管怎麼辦?

其實,在觀光城市工作的飯店人都知道——真正的情報流通,有時候不在辦公室,而是在下班之後。

OPEN桑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:

下班後,主管會特地來找我:「走,我們去附近酒吧喝一杯!」
目的?其實就是觀察現場氣氛、看看有沒有其他同業也在場。

在地方觀光都市中,飯店與飯店之間競爭激烈,但同時彼此之間也很熟、很近。
有時候在酒吧喝酒,真的會遇到其他飯店的同事、主管過來消費。

大家聊天氣氛好時,常會自然聊起各自飯店最近的情況:

  • 住房率好不好?
  • 哪個團體取消了?
  • 最近 OTA 上哪個方案賣得好?

這些聊天內容看似隨意,實際上是業界最即時、最精準的情報來源。當晚回去後,主管通常會稍微整理一下,提交給主管作為下週行銷/調價的參考資料。

這就是旅宿業的一種「非正式情報網」:

電話查價是基本功,喝酒情報才是高端局。

你可能會感興趣:日本飯店職位與職權大解析:誰才是真正能拍板的人?

在現代飯店經營中,情報收集不是間諜行為,而是生存戰略

知道市場、了解對手、靈活調整,才能讓你的價格不再是「拍腦袋」,而是打中痛點、有競爭力的武器。

✔️ 若你是飯店經營者或行銷人員,不妨將「競品房價調查」納入每週例行流程,讓定價更有底氣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