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住宿鬼故事|OPEN桑 在飯店櫃檯工作的親身經歷

歡迎來到《北海道 OPEN桑》,今天我們暫時不聊旅遊,也不介紹飯店,而是來說說我在日本飯店工作近四年間,親耳聽過、或親身經歷的幾個──無法用常理解釋的故事。
這些故事有些來自前輩櫃檯,有些發生在夜深人靜的飯店走廊。如果你敢,就繼續往下看吧……
飯店前身

(示意圖)
我們飯店的背景其實有點特別。它原本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住宿品牌,但若深究它的前身,會發現這棟建築其實是改建自一間「老人安養機構」。
這間安養機構的運作模式與一般傳統養老院不同,採取「自住式公寓化設計」,讓入住者在身體狀況尚可時,能擁有類似自己家的空間。但也正是這樣的設計,讓整棟建築產生了許多極不合理的房型與動線。
例如某一間客房,打開房門後迎面而來的不是房間或櫃台,而是一條長長的黑暗走廊。玄關上雖有感應燈,但光線極其微弱,如同黑暗中微微閃爍的燭火。走到底後向左轉,是一間狹長的浴室與廁所;向右,才是客廳與臥室區。
即便將整間房所有的燈都打開,室內依然陰暗壓抑,光線總像被什麼東西吞噬了一般。
主管的親身經歷01

(示意圖)
這件事發生在我剛進飯店業時,某次夜班交接後,主管向我們這群新人分享了他遇到的最詭異事件。
那晚他按照慣例在應該是無人入住的客房拿枕頭棉被時,熟練地打開房門踏入玄關,他沒有打開燈而是透過玄關的感應燈摸黑進入房間。
而當他的眼睛漸漸適應黑暗時,他看到──
那張靠近牆角的沙發上,坐著一位長髮的女人。
她的臉看不清楚,但那雙「眼睛」深得不像人類的眼睛,更像是兩個黑洞,沒有眼白,沒有瞳孔,空洞地直視著他。
主管僵住了數秒,隨即關上門迅速離開。
他後來查詢記錄,那天那間房根本沒被安排入住。
主管的親身經歷02
某天夜裡,主管在大廳值班時,感覺到一股冷風從天花板方向吹下來。
他抬頭一看,竟看到一個人影「貼」在天花板上,四肢緊貼著平滑的白色板面,就像一隻巨大的蜥蜴。
那個東西沒有眼睛,嘴巴微張,一動不動地盯著他。
他下意識地閉上眼,然後再睜開,那影子已經消失不見。
疫情期間的夜間巡邏

(示意圖)
那是 2020 年,COVID-19 疫情在日本快速擴散。觀光業幾乎停擺,飯店自然也首當其衝,入住率一落千丈,營運成本卻無法跟著縮減。
為了節流,我們的飯店將所有客人集中安排在同一兩層樓,其他樓層則暫停開放,燈光全關、空調全停,儼然成了空無一人的「死城」。
在那段日子裡,夜間巡邏依然是我的例行工作。每天晚上 11 點,我會從頂樓開始,一層一層地往下巡視走廊、確認安全設施、檢查是否有異常。
疫情前,我甚至有些喜歡這樣的夜巡。離開櫃檯、在安靜的樓層間走動,有時還能望見星空,反而是一種「偷得浮生半刻閒」的放鬆時光。
但疫情之後,空樓裡的氣氛徹底變了。
樓層裡沒有任何住客,沒有聲音,沒有燈光,連空氣都像是靜止的。
某幾層尤其讓人不舒服。一踏出樓梯間,就能感覺到空氣變得濃稠、壓迫,像是整層樓正在「凝視」你,而我彷彿才是這層樓的「異物」。
光線從緊閉的安全燈罩中微弱透出,影子被拉得長長的,走廊盡頭彷彿永遠無法抵達。
我強迫自己專注於工作,仔細檢查每一個消火器、每一道門禁鎖。
但無論我怎麼催眠自己冷靜下來,總覺得身邊「有什麼東西」,一路跟著我。
那不是聲音或影像,而是一種壓迫感——就像電梯裡突然擠進了陌生人,你雖沒看到對方,卻清楚知道他就在你身邊,呼吸幾乎貼著你的脖子。
走廊無聲,腳步也無聲。
直到我終於巡完所有樓層,回到一樓櫃檯,走進辦公室、關上門的那一瞬間,才感覺像是從水中浮出、終於能大口呼吸。
那種壓在心口的沈重感,才漸漸退去。
浮在半空中的那隻手

(示意圖)
這件事發生在某個風平浪靜的夜晚,當時是疫情期間,我的同事 A 和 B 擔任深夜班的工作人員,負責凌晨時段的櫃檯與行政處理。
當晚一如往常,小夜班與大夜班完成交接後,整間飯店便只剩下他們兩人。到了凌晨一點左右,櫃檯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,兩人便回到辦公室繼續處理日常行政事務。
辦公室燈光昏黃、氣氛平靜,直到——
一道蒼白的手,突然從連接櫃檯的員工通道裡「探」了出來。
那隻手沒有聲音、也沒有身體,就像是某個空氣中的影像憑空出現一樣,朝他們的方向揮了揮,動作緩慢而詭異,彷彿在「打招呼」。
短短幾秒後,那隻手就像沒出現過一樣,瞬間消失無蹤。
同事 B 倏地轉頭,壓低聲音問道:
「你看到了嗎?」
同事 A 沉默片刻,緩緩點頭:
「原來你也有看到……」
「那是……手,對吧?」
「嗯……應該是吧。」
他們兩人對視了一眼,沒有多說一句話,幾乎同時站起身,一人衝去調閱監視器,另一人則從另一側通道前往櫃檯確認。
結果呢?什麼都沒有。
監視器畫面裡,只看見兩人突然驚恐地站起、各自行動的片段,卻完全沒有拍到那隻「手」。不只是那一支攝影機,整棟飯店 20 多支監視器畫面全都正常,包括櫃檯與走廊,也都一片平靜如常。
隔天上午輪到我接班,兩位同事在一旁小聲對我說了這件事。我聽完沒多說什麼,立刻親自調閱所有監視器畫面。
結果一模一樣——什麼都沒有。
只有同事們變得格外安靜,之後的幾天,他們總會默默避開那段走廊的視線,甚至在工作排班時會盡可能錯開深夜班。
這件事,至今仍沒有答案。但那晚「兩人同時看到、同時反應」的畫面,無論怎麼重播,都讓人毛骨悚然。
總結
在日本飯店工作的四年間,我見證過許多感人的瞬間,也遇過讓人無法用常理解釋的詭異事件。
從改建老安養機構的奇異格局、空樓巡邏中的壓迫氣氛,到深夜櫃檯出現的漂浮之手……這些經歷或許無法用監視器證明,卻深深烙印在每位親歷者的記憶裡。
我們是飯店的守夜人,當旅客沉睡時,我們守著大廳的燈火,也守著那些「看不見」的存在。
這些故事,未必有答案。但對我們來說,它們提醒著我們──空間的記憶與人的感知,有時遠比科技還敏銳。